吴经提梁出自于南京城外一个明代的墓葬。据墓志记载,墓主人是正德年间的司礼太监吴经,卒于嘉靖十二年,即1533年,据此可知这把壶制成于此年之前—这是目前发现的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紫砂壶,人称吴经提梁。
此壶造型丰满,上腹饱满圆润,底收纳有力,提梁高度适宜,虚实结合使得壶型沉稳博雅,符合眀式的凝重简洁之气。
在壶腹与流的根部相接处贴四瓣柿蒂形纹饰叶片。除装饰功能以外,还加固流与壶身的粘合力。梁的下端内侧饰一环形小孔,用来系盖,如此精致的设计使整体在硬朗之中寓含柔和之美。
选用纯正朱泥全手制作,特大容量及提梁等三重难度的挑战,显示出作者扎实的制壶技艺。
书一笔清远和写意,
品一盏暖香与淡泊,
赏细水长流,
观沧海桑田,
舞尘世精彩……
饮尽晨露,喝断晚霞。
壶内放进星星一把,手不离壶,
摸摸乾坤有多大,口不离茶,
问问岁月谁点化?
春光倚微风,
桃花开无主。
吴经蕴禅意,
一壶得真趣。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紫砂壶赏析–【吴经提梁】杨尚坤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