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蔡襄——把宋朝茶文化带火的大臣

建盏 守艺人 408浏览 0评论

苏轼在《荔枝叹》中说,“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蔡襄——把宋朝茶文化带火的大臣插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清平乐》里面有蔡襄这个人,说实话,在这里并不是为了推荐这部电视剧有多么好看,这是因为里面有了蔡襄,所以才提了一提。

蔡襄——把宋朝茶文化带火的大臣插图1

蔡襄: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蔡襄创造小龙团以进,被旨仍岁贡之”(《熊蕃北苑贡茶录》)。《苕溪渔隐丛话》也说北苑茶大小龙团“起于丁谓,而成于蔡君谟”。

蔡襄在福建当过官,所以,我觉得他与建盏之间也有着很深的联系。他可以把茶文化带火,那同时就可以把与茶文化有联系的建盏带火,如果放到现在,他可以说是一个市长级别的带货主播。而蔡襄的《茶录》,也进行了刊印,传到了之后的各个朝代。

正是因为蔡襄,福建的茶文化事业才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到了17世纪之后,中国的茶文化事业也在外国进行了一番游览,并且成为了西方国家最喜欢的三大饮料之一。福建茶文化的事业发展,也与建盏事业的发展有着极深的联系。

蔡襄《茶录》一书,共二篇,800多字。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都属于烹试的方法。凭他丰富的经验,独特的见解,再配以当世优秀的书法,使这一著作,堪称“稀世奇珍,永垂不朽”。宋代建茶能名垂天下,与蔡襄的提倡和推荐是分不开的。可是后世只知有茶圣陆羽,却不知有蔡襄,真是可笑。

蔡襄当时的名气有多大呢?或者是说他对茶文化的见解有多深呢?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地步,就是当时在讨论茶文化的人,没有一个人到蔡襄面前班门弄斧,他们感觉自己如果到人家面前就像鲁班门前耍大刀一样,总而言之,就是自讨没趣,贻笑大方。

我们应该感谢他,感谢他把茶文化带火,让茶文化伴随着中国走过了几个世纪。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蔡襄——把宋朝茶文化带火的大臣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