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问:鹧鸪斑建盏有什么特点?
答:“鹧鸪斑”盏釉面上的斑纹呈乳白色,状似鹧鸪鸟的羽毛,因而得名。也有圆圆的像珍珠粒般的,亦可叫做“珍珠滴”。细想珍珠,颗颗饱满,粒粒传奇。用这种建盏喝茶,就显得很奢侈,但是又让内心很充盈。
No.2
问:鹧鸪斑建盏和油滴盏有什么不同?
答:“鹧鸪斑”盏釉面上的斑纹呈乳白色,状似鹧鸪鸟的羽毛,因而得名。“油滴”盏釉面上的斑纹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结晶小点,有的像雨点,有的像煮菜时候下锅水上漂浮的油滴。这是它们两者最本质的区别,也是最容易区分的一点。
No.3
问:最小的建盏口径是多小?
答:目前市面上建盏比较小的口径作品在5-6cm,这些口径的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建盏越小,越不容易烧制。粗糙的双手捏着细腻的泥胚,融合着自己满满的血与泪。这是匠人的真心,同时也是他们的汗水与泪水交织而成。但是说实话,最小的建盏口径,在现在市面上真的特别的少见,现在市面上的建盏口径一般都是9厘米以上的。追求归追求,但是还是要量力而行。
No.4
问:为什么有些建盏用一段时间后会变得没有光泽?
答:其实不管是哪一类的建盏,我们都需要对它进行养。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买了一双皮鞋,我们只管穿,不给打油,那么长时间之后这个皮鞋也会变得粗糙不堪,并且表面没有一点光泽。那么这个例子和建盏用过一段时间变得没有光泽,是类似的。接下来就不用多说了吧,还是要多对建盏进行养护。
No.5
问:黑碗指的是建盏吗?
答:是的,黑碗是建阳当地对建盏的土称。因为其使用黝黑的胎土烧制而成。在宋朝的时候,烧制的技术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非常成型的技术,但是因为建盏烧制过程中的成功率特别的低,所以建盏也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稀世珍宝。而黑色的建盏,也就成为了当时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目标。其实除了黑碗,当地人还对建盏有有乌泥盏、宝碗的称呼。
No.6
什么是干口?建盏的干口是瑕疵吗?既然不是瑕疵,是不是干口得多严重都没关系?
答:干口指瓷器口沿釉偏干的现象。
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瓷器,干口基本属于不能出厂的瑕疵,而放到建盏则不然。由于建盏工艺特殊,属于铁系结晶釉,其工艺特点是施厚釉、仰烧(口沿朝上烧),釉水在高温中会向下流动,故口沿釉会偏薄,易烧干;同时也导致釉水在底部聚集,若施满釉,就会很容易导致“粘底”,所以建盏必须施半釉,从而导致部分坯体无釉,称为“露胎”。
釉水的流动,最后会导致釉的边缘形成聚釉、釉滴珠等现象,若形成似落非落的釉滴,可说是捕捉了建盏的动态美,别有一番趣味。对于釉滴珠、露胎等现象,大家接受度较高,甚至会觉得非常古朴玄妙。
从上述建盏工艺特征可以看出,干口其实和气孔一样,是建盏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但是匠人可以通过高超的技艺,降低干口的程度。虽然干口不能消除,但如果干口太过,大面积玻化不好,影响整个釉面质量,虽不至于不能出厂,但也降低盏的品级。
结论是,对于干口,应理性看待,追求零干口,恐怕无盏可买。毕竟所有精彩的结晶,都是这特殊的工艺才能烧成。如果要追求完全无干口,那也就失去了各种绝美的油滴、兔毫、曜变的可能。
而且建盏工艺虽然带来了干口,也同时附赠具有动态美的聚釉、釉滴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不过购买时,可以挑选干口程度轻的产品,少许干口,是完全不影响日常使用的。
No.7
问:建盏烧制温度是多少 ?
答:我们也听别人说过建盏烧制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其实建盏和我们日常所说的梅花,竹子,菊花等特别特别的相似,因为他们都属于那种恶劣的环境中成就自我,不怕艰难。建盏的烧制温度一般来说都必须在1300摄氏度以上的还原焰中形成,因为必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建盏不在这种情况下烧制的话,就会产生变形起泡等缺陷,这也就是烧制建盏过程中总会遇到的一些困难,并且烧制建盏的时候,建盏的成功率真的特别的低。
以上七问,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建盏的更多疑问,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文章当中包含。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建盏疑问精选,总有一个问题能问到你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