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

建盏 守艺人 407浏览 0评论

宋人蔡绦《铁围山丛谈》中曾说:“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时盖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宋代不仅茶很火,建盏也很火。建盏在宋代到底有多火?都有哪些人在玩盏?玩的又是什么级别的建盏?其实,这一系列的问题背后,既宋代建盏客户画像,也是宋代建盏品质的揭秘。

那么,到底答案是什么呢?

从一些零散的文献记载中,我们似乎找到了他们和他们的盏。

第一类:帝王级和最高等级的建盏

毋庸置疑,宋代建盏的最高等级使用者必然是皇帝,只不过宋代的皇帝当时人们称之为“官家”。一直以来,宋徽宗一直被认为是建盏的第一代言人,其实在宋徽宗之前,还有一位皇帝也关注到建盏,他就是宋仁宗。

何以见得呢?

大家对蔡襄的《茶录》应当十分熟悉,但是这本书由来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宋仁宗。蔡襄在《茶录》自序中明确记录到:“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臣先任福建转运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臣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伏惟清闲之宴,或赐观采,臣不胜惶惧荣幸之至。”后续中也再次提到此事:“臣皇柏中修起居注,奏事仁宗皇帝,屡承天问,以建安贡茶并所以试茶之状。臣谓论茶虽禁中语,无事于密,造茶录二篇上进。”此书成书于宋仁宗皇佑三年,成书的缘由正是宋仁宗与蔡襄谈论其所创北苑小龙凤团茶,蔡襄因此乘机写成此书并敬献给宋仁宗,这就是这本书诞生的原因。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插图

宋仁宗画像

而书中所论茶事,一方面是蔡襄根据任福建转运使任上对茶事的研究所得,也可以认为是工作总结报告,另一方面也可以当做是蔡襄对茶事的一些看法、观点,例如对建盏与茶的关系时,蔡襄推崇建盏,其论述为“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段话其实不妨可以看做是蔡襄向宋仁宗解释为何点茶要使用建盏,同时也是蔡襄对茶与盏的关系的观点,回答了建盏对点茶时候的影响和作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论:宋仁宗在皇宫中也享用点茶,并且使用建盏点茶,宋仁宗和蔡襄在交流中有探讨过这方面的话题。只有这种解释才能说得清楚为何蔡襄在《茶录》中为何要写“茶盏”一篇,否则蔡襄写一通宋仁宗看不懂的内容有何意义?!所以说,宋仁宗应当是第一个关注到建盏的皇帝。

当然,最有影响的当然还是宋徽宗。宋徽宗与建盏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拥有当时建盏稀有品种:异毫盏。《宣和遗事》记载,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宋徽宗隆重赐宴蔡京事宜,“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宋徽宗十分器重蔡京,故以异毫盏盛茶赐其饮之,可见异毫盏的珍贵。异毫盏到底长啥样呢?可惜历史没有只言片语描述,我们不得而知。以及异毫盏是否就是毫变盏呢?也存疑。宋《方舆胜览》记载“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从这句记载中,我们可以推断的是,毫变盏、异毫盏应当还是兔毫盏品种,只不过是兔毫盏基础上的变异,绝不是一些人附会所言,异毫盏就是曜变盏,没有一点根据的猜测而已。但有一个疑问倒是值得思考:异毫盏如此稀有,宋徽宗是如何得到的呢?此盏断然不是带有“供御”、“进盏”的盏。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插图1

宋徽宗像

宋徽宗除了拥有当时最高等级的盏之外,还对建盏的等级进行了界定,可见宋徽宗对建盏的研究之深。这点主要体现在《大观茶论》之中,从建盏之斑纹、器型、尺寸等角度详细指明了建盏的优劣。从斑纹上,宋徽宗指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这样的盏“取其燠发茶采色也。”也就是说黑底银毫且条达的银毫盏是建盏中的上品;其次,对于御用建盏的器型和尺寸做了更便于点茶的明确要求,“底必差深而微宽,”意思是要求御用建盏盏要“深”,也就是业界所说的“深斗”盏的身高比普通建盏更高一些。二是盏底要“宽”,因此御用建盏的盏底也更宽些。因此,这时期的“供御”、“进盏”御用建盏都带着这两点特征,成为建盏家族的最高贵的器型。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插图2

宋徽宗御用建盏,腹高而底宽

宋徽宗对建盏的了解和喜爱,根本原因是源于他对点茶的喜爱,完全不顾帝王的身份,亲自点茶给臣下享用,宋徽宗可谓是一个“点茶皇帝”。对此,文献也有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徽宗大宴群臣,蔡京也参加了这个宴会,写了一篇记,名为《延福宫曲宴记》,内中记载:“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宋徽宗)命近侍取茶具,亲自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朗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这段记载说明宋徽宗自己有一套自己点茶的茶具,而且点茶技术手法完全不输于专业茶博士,可以说点茶技术高超,这么一个懂茶皇帝,难怪乎懂盏,宋徽宗对建盏的了解完全是建立在日常点茶的快乐至上,这种体悟成就了宋徽宗与建盏的辉煌,可惜此后再也没有来者。

第二类:骨灰级,个性化的追求和最优质建盏

建盏得遇宋徽宗是它的荣幸,但毕竟这种最高的荣誉不是时常有。倒是在芸芸众生之中,对于建盏的追求者,依然不乏高贵之人,他们理所当然的是宋朝的文人士子,骨子里就讲究优雅,对于点茶所需的建盏,虽然没有宋徽宗一般的绝对优势,但是为了与众不同的追求,对于建盏的品质十分讲究,这部分建盏追求者可谓是建盏的骨灰级粉丝,所拥有的建盏,自然也是建盏之中等级最优质的。

如果北宋、南宋时期各选一位代表,那么北宋时期则是黄庭坚,南宋时期则是陆游。他们到底与建盏有着什么样的追求和故事呢?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插图3

黄庭坚画像

北宋时期的黄庭坚,虽然与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但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尤其是黄庭坚的书法,被苏轼称之为挂在树上的蛇,非常具有个性和美感。

黄庭坚不仅字写得好,诗写得好,建盏也玩的好,从他的诗句中,我们不难发现黄庭坚所拥有的建盏,那真是品质上层,价值不菲。众所周知,宋代建窑鹧鸪斑盏十分难得,是建盏珍稀品种,对于这样品质的建盏,可遇而不可求,但是黄庭坚就得到了!他在诗中屡次提到他这个品种的好盏,例如在《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诗中写道:

小壁云龙不入香,元丰笼焙承诏作。

二月常新官字盏,游丝不到延春阁。

去年曾口减光辉,人间十九人未知。

外家春官小宗伯,分送蓬山裁半壁。

建安瓷碗鹧鸪斑,谷帘水与月共色。

五除试汤饮墨客,泛瓯银粟无水脉。

黄庭坚在这首诗中透露了几个极其重要的信息:为了品尝皇家御用“密云龙”茶饼,作者使用带有“官”字名款的建盏,说明此盏为官府定制的建盏,更为珍贵的是此盏为“鹧鸪斑”,足见黄庭坚对茶事的精致追求,可怕除了宋徽宗的“异毫盏”、“玉毫盏”之外,达官贵族中使用的盏算黄庭坚此盏为最高等级作品了。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插图4

宋 鹧鸪斑盏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

通过对黄庭坚文学作品的品读,不难发现他是宋代文人雅士中玩盏高手,拥有点试茶家十分珍惜的鹧鸪斑盏。且看黄庭坚在《满庭芳》词中写道:“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再《西江月》词:“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在黄庭坚的多处文学作品中,他一点也不吝惜笔墨,不断在诗词作品中为建盏站台,足见黄庭坚对建盏的喜爱!难怪乎在建盏遗址中出土带有“黄鲁直书法一本”字样陶牌,建窑建盏与黄庭坚一定有着某种深度的联系!至于是什么关联,已经成为一个未能解密的建盏之谜!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插图5

陆游画像

对于高品质建盏的追求,还有一位南宋名流,他就是著名的爱国词人陆游,他所使用的建盏,品味与众不同,所用建盏非常具有鲜明的特点,品质十分高档。陆游在《烹茶》诗写道:“兔瓯试玉尘,香色两超胜。”说明陆游使用的是兔毫盏,但是他这个兔毫盏不一般。陆游在《闲中》诗中又写道:“活眼砚凹宜墨色,长毫瓯小聚茶香。”说明陆游日常使用的是兔毫盏特点是兔毫很长,也就是宋徽宗说的“毫达”,这是兔毫盏优质的品相之一。但陆游所拥有的兔毫盏如果仅仅是如此而已,那他此盏在宋代文人雅士中并没有什么可值得可骄傲。但陆游所拥有的兔毫盏还是惊讶到了我们,他在《村舍杂书》诗中写道:

东山石上茶,鹰爪初脱韝。

雪落红丝磑,香动银毫瓯。

爽如闻至言,余味终日留。

不知叶家白,亦复由此不?

诗中陆游彻底不低调了,终于剧透出他所用的建盏为“银毫瓯”!此盏正是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推崇的“盏色贵青黑,玉毫条条者为上”的银毫盏!但是宋微宗并没有为此盏命名,从目前已知的文献来看,陆游是第一个在诗词中将这种盏命名为“银毫”的人。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插图6

宋 银毫盏,陆游第一个为此盏命名

如果认为陆游所拥有最好的盏是银毫,那我们的想法绝对错误。因为陆游拥有的盏并不是银毫盏,他还拥有一只特色盏,这是一只茶叶末釉的变异盏,宋代文人雅士中绝无仅有!陆游在他的《试茶》诗中写道:

北窗高卧鼾如雷,谁遣香茶挽梦回?

绿地毫瓯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闽来。

这位当了十年茶官,写过“建溪官茶天下绝”的南宋大诗人,正在熟睡之际,茶事司的吏役把茶煎好,准备请他试茶,而茶的香味却已把陆游从梦中熏醒,陆游端起他心爱的“绿地毫”建盏,喝完妙不可言!陆游心中快感,难以言表,大呼“不妨也道入闽来”,邀请大家都来福建喝茶,无意间为建茶建盏当起了广告代言人!由此可知,所以,陆游拥有多只建盏,但都是兔毫系列,金兔毫、银毫都不为奇,他所钟爱的是带有兔毫的茶叶末釉盏,属于建盏中的特色盏。至于如何得到这样品质的建盏,对于他人而言可能比较艰难,但对于做过茶官的陆游因当不是难事,可见陆游与建盏有着深厚的渊源,对建盏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偏爱!

第三类:玩家级,超越建盏玩建盏

在宋代的建盏使用者人群中,其实还有两类人指的研究,一个是建盏的本质,就是用来点茶的茶具,这部分人是茶肆生意的工作者。还有一类人,就是对建盏的热爱达到收藏的级别。这两类人我们暂且都归为一种称呼:建盏玩家级玩家,他们对建盏的热带,超越了建盏本身。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插图7

宋人点茶必有专人伺候,在茶肆中这些人被称之为“茶博士”

我们一直忽略了宋朝的一群人,他们就是宋代的点试茶家,他们玩点茶是专业的,所以对于点茶所用的建盏也是专业的使用者和鉴赏家。宋代典籍《清异录》记载:“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清异录》成书于北宋早期,说明北宋早期就有鹧鸪斑盏并且得到了“点试茶家”的追求。那么,谁是点试茶家呢?第一类人很有可能久是朝中大员文人士子们,他们有足够的钱和时间可以尽情的玩点茶,普通老百姓要养家糊口,必然没有这个条件;第二类人就是茶农,很有可能是北苑极其周边的茶农们,他们为了比较茶的品质,用建盏进行斗茶,是最专业的点试茶家;第三类人就是贩卖茶的生意人,这部分人有可能是是茶肆中的茶博士,《东京梦花录》中记载了各大茶坊、茶肆、茶楼,这里聚集了吃茶饭之人,茶博士是专业的点茶服务人员,在日常工作的体验中,他们对建盏应当是最为专业认知的高手,这些店面为了招揽生意,不仅要备有好茶,必然也要备有好盏!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插图8

福建省博物馆馆藏铁锈斑盏

然而,建盏除了使用之外,还具有艺术性,也就带有收藏价值,在宋代就被玩家进行了收藏把玩,在宋代时期就出现了收藏建盏的风气。蔡京第四子蔡绦在其所著《铁围山丛谈》中记述道:“伯父君谟尝得茶瓯十,兔毫四散其中,凝然作双蛱蝶状,熟视若舞动,每宝惜之。”君谟即蔡襄,小龙凤团茶的创始人,蔡京与蔡襄同为莆田同宗亲族,所以蔡绦称蔡襄为伯父,他们之间有来往,故而知道蔡襄收藏有十只建盏,且这十只建盏相当有特色,斑纹虽为兔毫纹路,但是纹路形状像蝴蝶的翅膀,将盏捧在手中久久凝视斑纹像要翩翩飞舞,如此斑纹稀少而有特色的建盏难怪蔡襄非常爱惜,用心珍藏。可惜其子孙并没有将此盏代代相传,而是随着历史的迭代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根据蔡绦的描述,蔡襄所藏的这类盏应当是一种被称之为“西瓜纹”的兔毫盏,属于兔毫盏中纹路比较稀有的品种之一,传世的此盏十分稀少。

第四类:终极粉——生用建盏,死了也要建盏陪葬

视死如生,宋代人把对建盏的热爱融入到了丧葬文化中去。但这种融合并非是全社会形成习俗,只在达官贵族间流行。这点主要体现在宋人的陪葬品中,建盏也是宋代贵族墓葬陪葬品中的物件之一。据统计,目前已有数十座宋代的墓葬出土有建盏,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苏、陕西、安徽等地,年代以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的比例较大,南宋晚期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宋人视死如视生,所以这些贵族士大夫们死后都将生前钟爱的建盏陪葬到墓中,希望在阴间继续享受建盏带来的雅致生活。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插图9

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建盏

例如国内至今考古发现的宋代墓葬中,就已经发现多起建盏陪葬的墓葬。其中最为知名的有:包拯嗣孙包永年墓,出土有撇口建盏一只;秦桧家族墓出土“三五”款建盏一只,是宋代墓葬出土建盏中难得一见带有款识的盏盏。该盏或许是秦桧家族定制,或许是具有其他特殊意义;不仅男性墓葬出土有建盏,女性墓葬中也有发现。江西婺源汪庚、程宝睦夫妇合葬墓中,就出土了一件束口乌金釉兔毫盏,该盏口沿镶银,釉水肥润,隐约可见银毫,带有釉泪,是品质上佳的好盏。这件建盏就出土于女墓主墓室。为何女墓主室中会出土建盏呢?这可能与女墓主程宝睦身世有关,其父程为龙图阁学士、兵部尚书程瑀,如此优越的家庭环境,其日常生活中与建盏隔离不开,为此死后后人将其身前所用建盏也埋入了墓中。

除了南方墓葬出土有建盏,北方墓葬中也出土有建盏。最典型的即是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建盏,同时墓中出土的宋代瓷器还有定窑、耀州窑、湖田窑等大量瓷器,金银器反而很少,可见北宋士大夫阶层雅而不奢的精神趣味。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插图10辽、元壁画中备茶图

更为惊奇的是宋代的建盏文化对同时期的邻国辽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中,即体现有茶事壁画。在上个世纪后期,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发现了一批辽代墓葬壁画,其中《童嬉图》、《备茶图》、《点茶图》等多幅壁画生动的体现了契丹统治下的北方地区饮茶习惯和点茶技艺。这些壁画写实般的再现了墓主人享受点茶的场景,特别是对茶器的描绘,黑色茶托之上白色茶盏,其实物就是建盏,这是古人写意的手法。这也验证了辽代地区建盏在上层社会使用的史实。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在宋代,都有什么人玩什么样的盏?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