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君在和一些盏友交流中发现,对于宋代建盏一些初学者往往对开片和冲线现象存在概念混淆,产生根本性的错误认知。把宋代建盏的开片问题当做是冲线现象的有之,或者对宋代建盏冲线当做开片的也有之。真的是错之毫厘,失之千里,往往是盏友在交易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那么,到底如何鉴赏宋代建盏开片和冲线现象呢?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等等根本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对宋代建盏有着清晰的认知。
茶叶末釉开片标本
首先,弄清宋代建盏的开片问题。什么是开片呢?对于瓷器而言,开片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其生成的原因在于瓷器的胎土与釉的膨胀系数不合,烧制出来的瓷器,或者有一定年份的瓷器,容易产生开片。在瓷器界,开片也称为纹片,实际是釉面的细小裂隙。
无论是人为还是自然形成的开片,又被分为“大开片”和“小开片”。大开片以形状命名,又有“牛毛纹”、“蟹爪纹”、“冰裂纹”以及“柳叶纹”等等之分;小片较为细碎,就像密密麻麻的鱼子,被称为“鱼子纹”。
宋代部分盏在盏底开片
瓷器开片到底好还是好呢?瓷器发展史上,最初开片的形成只是一种缺陷,而后因其独特的美又被视为是艺术而被利用。从科学的角度而言,瓷器开片现象只会作用于釉层,瓷胎不会受到影响,不影响人对瓷器的正常使用。或许瓷器开片,对于普通人而言总觉得是一种缺陷,或者会不喜欢。但是喜欢开片瓷器的,往往是搞艺术或者瓷器收藏的,他们把这种断纹瓷器当做是艺术。
开片瓷器虽然是瓷器的一种缺陷,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感性的,在看似不完美的事物也能发现美。在宋代,开片的瓷器成为了一种审美趋势,人们开始把瓷器“开片”当成美是在宋朝,汝窑、哥窑、官窑、定窑等等宋代知名窑口,争相研制出了“人为开片”的方法,生产出了天然开片的“病态美”瓷器,备受宋人喜欢。
宋代建盏有些开片,有些不开片
开片已然成为中国瓷器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作为宋代的建窑建盏,建盏的开片也在所难免。但是与其他窑口的产品相比,宋代建盏的开片现象有着这些特点:
其一,宋代建盏的开片比例较少。这点从存世的建盏和窑址出土的建盏标本分析中可以得到佐证,无论是日本传世的建盏,以及分布于中国乃至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展现的宋代建盏,其开片现象都比较少见。但是不等于宋代建盏没有开片,在建窑遗址中出土的宋代建盏标本中,因为数量庞大,就比较容易发现开片建盏标本的存在。但整体而言,开片建盏的比例较少。
其二,当下的开片的宋代建盏,很难断定是宋代出窑时形成还是经过千年的风霜后形成。只能推测二者情形都存在。好比当下生产的建盏也有出窑时即开片的,也有储存一段时间后开片,其道理应当是一致的。
其三,宋代建盏的开片现象,与汝窑、官窑、龙泉窑的部分开片产品形态十分一直,即形成的开片纹路都有着十分相似的形态,或是大开片,或是小开片。或是“蟹爪纹”,或是“冰裂纹”等等。
其四,宋代建盏中,单色釉建盏较为容易发生开片现象。尤其是宋代茶叶末釉盏,往往开片普遍存在,开片的纹路也比较复杂,各种段纹都有。然后是比较玻化的兔毫盏、乌金釉盏、灰皮釉盏,至于柿红盏、油滴盏开片现象往往比较少。
其五,开片不能当做是判定是否为宋代建盏的依据。与宋代一些其他窑口不同,部分窑口产品的判断依据是开片与否,对于宋代建盏而言,开片与否只能判定其艺术价值高低的评判因素之一。往往带有开片的宋代建盏,其收藏价值相应会打一些折扣,毕竟非完美精品。
瓷器上的断纹就像是人生,虽有残缺,而这种残缺正是一种美,是人生的真实写照。宋代建盏面对开片,也难逃这种美的修饰。
弄清了宋代建盏开片的问题后,我们还需要清晰地认知宋代建盏的冲线问题。
“冲线”,和开片一样都是瓷器特有的概念。什么是冲线呢?指的是瓷器受到外部力量冲击从而形成的裂纹。如果冲线在口沿处,很有可能再次受到冲击时,冲线还会继续加长,甚至直接瓷器破裂!什么样的情况下瓷器容易产生冲线呢?往往是瓷器地下出土的时候,或者是瓷器在使用、流转、保管过程中容易磕磕碰碰出现冲线。
磕碰造成的冲线
冲线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闭冲”,一种是“开冲”。闭冲的裂痕痕线是闭合的,不透光线,对瓷器的影响是轻微的。往往闭冲与开片相似,一些长纹的开片与闭冲虽然相近,但是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开片只是釉面的变化,闭冲往往是胎质都出现裂痕。而且开片手感摸不到裂痕,闭冲已经是表现在釉上,手感可以摸到裂痕。开冲就比较好理解了,瓷器一旦受损开冲,就是直接开裂,走形和错位,可以透过光线。
闭冲和开冲虽然肉眼都可以观察到,而且有些通过手感触摸也能明显感受到。最明显的是通过声音可以判定是否开冲,将瓷器放置在左手掌,不可以左手握住瓷器,一定要悬空放平,用右手拇指轻轻谈崩,或者用木质、竹质筷子轻轻的敲打瓷器,这两种方式发出的瓷器声音如果不清脆,是沉闷的声音,则就说明手中的瓷器已经开冲。
弄清了这些概念,对宋代建盏是否冲线的判断,应当就有了清晰的认知。所以,判断一只宋代建盏是否产生冲线,可以从视觉上判定,冲线是在釉上,手感可以触摸得到裂痕,从声音上可以听出沉闷的声音,带点哑的声音,即是冲线。宋代建盏一旦冲线,既是破损,在价值方面是致命性的打击。但是古人往往对瓷器比较爱惜,会进行锔瓷修复,或者大漆金缮。
所以,如何判断一只宋代建盏是开片还是冲线,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基础的判断方式为:其一,开片是瓷器的自然现象,是先天产生的。但是冲线是瓷器受到损伤造成的,是后天的。其二,虽然二者肉眼都可以观察得到,但是开片发生在釉下,是手指摸不到裂痕的,而冲线发生在釉上,手感可以摸得到裂痕。其三,根本性的区别是瓷器开片后声音依然保持着瓷器的清脆质感,但是冲线后的瓷器声音就变得沉闷,完全没有了瓷器的清脆之音。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基本上可以判断和区别出宋代建盏在开片和冲线之间的模糊概念。哪怕二者的呈现方式多样,但是百变不离其宗。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如何区别与鉴赏宋代建盏开片与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