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

钧瓷 守艺人 761浏览 0评论

大抵所有的匠人都像这样:

一群貌似普通却身怀绝技

择了一件事,便终其一生。

在城市的一隅坚守着,

几十年如一日,

所有的风霜裂变都留在了手上。

他们干的活不一样,

上面粘的东西就不一样,

他们的手就更不一样。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

青铜师傅粘的是锈;

钟表师傅粘的是漆;

木器师傅粘的是鳔;

裱画师傅粘的是浆糊;

而钧瓷师傅粘的不仅仅有泥釉,还有厚重的传承。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1

世人常说“家文化承载着信仰,延续着家族的精神内涵”。

作为出生于钧瓷世家的晋晓红,

自幼受晋佩章大师影响

在其成长环境中,

跟随父亲学习钧瓷拉坯、配釉及烧成技艺,

并随长兄晋晓瞳学习造型。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

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演绎钧瓷之美,

传承晋家钧瓷之精神便成了她长久以来的夙愿。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2

晋佩章与晋晓瞳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3

晋晓红

人的出身固然重要,但独立的精神与意志更加重要。

晋晓红考究传统器形之厚重,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手喻情。

根据作品所传递的特征,

分别以煤烧、柴烧、汽烧三种方式烧制,

力求作品以最完美的姿态展现出来。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4

究其形,长于传统、又不失实用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5

富贵尊 — 其器形灵感来源于中国灯笼,相较于传统的红色灯笼,配以紫色纹理,颇具一副紫气东来之气,雍容华贵之姿。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6

梅瓶 — 小口短颈,肩极宽博,瓶体修长挺秀,风姿俏丽,瘦骨寒梅与它极为相称。彩绘瓶身好似一副中国传统山水画,宛在目前。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7

大漠飞歌 — 细纹流沙点缀瓶身,勾勒出苍茫大漠的浑厚气质,其意境恰若“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8

探其釉,得于传承,又有所改进

鱼子纹釉——裂纹釉中之极其名贵釉种,属窑变釉系列。于大清雍正年间由官窑出品,由于工艺复杂,不仅存世量少,而且烧制难度极高。晋佩章大师在世时,经过多次调制釉料,鱼子纹釉被普遍应用到了钧瓷中。相较于晋老先生,晋晓红在传承了鱼子纹“釉色饱满,釉质浑厚”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因素在其作品中,赋予了它们全新的解读。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9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10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11

鱼子纹釉作品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8

其实每一个看似“简单”的作品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汗水和付出。

如同这匠人的传承,在风轻云淡的表情背后,隐藏的是十年如一日的练习、精进。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12

如今,晋佩章大师虽然斯人已逝,但是青山长存。其在钧瓷领域孜孜以求的创作态度也会被晋晓红所传承下去。

同时,也唯愿所有的付出都不会被辜负,愿我们想要延续的都能一直传承下去。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插图13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钧瓷人物 I 善于传承 美在创新的晋晓红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