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含有驱邪意义的铺首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其形制,有冶蠡状者,有冶兽吻者,有冶赡状者,盖取其善守济。又有冶龟蛇状及虎形者,以用其镇凶辟邪。而兽首衔环之冶,商周铜饰上早已有之。它是兽面纹样的一种,有多种造型,嘴下衔一环,用于镶嵌在门上的装饰,一般多以金属制作,作虎、螭、龟、蛇等形。它既可以用于叩门,有很好的点缀作用;又有辟邪、祈福、保平安的美好寓意。
这样的装饰与钧瓷结合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关于这个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氏第十代传人,工艺美术大师任英歌有自己的答案,那就是——铺首尊。
任老师创作铺首尊的灵感来源于青铜器。确实,真正意义上的“铺首衔环”出现在商代,那时已经有铺首装饰的青铜器了,主要用于祭祀。
细细品来,铺字有当铺,铺面,店铺之意,首则表示开始,第一,打开之意。铺首,是古人以深刻思想灵魂感悟融汇,赋予到一个器物上,从形象到抽象,似像又非像,非像又很像,演化运用到门神上,充满灵性,寓意驱害避邪,家丁兴旺。
铺首尊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奖,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作为钧瓷世家的一员,任英歌从小跟着祖父任坚生活在陶瓷厂里,很早就耳濡目染般的接触到了钧瓷。她在父亲任星航的引导下做钧瓷,但直到1999年,她和父亲共同创办“星航钧窑”之后,她对钧瓷的理解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在2001年时候,艺术家韩美林老师来到星航钧窑,任英歌跟着韩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也是从那时候她喜欢上了陶瓷造型设计。后来她到清华美院进修深造。在学校,她找到了创新的来源,系统全面的了解了钧瓷,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也看到了钧瓷的未来。
如果说画家与音乐家是用绘画和音符来表述自己,那任英歌就是用钧瓷来表述自己。当通过系统性学习并真正融入进去后,她发现钧瓷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创作者的思维,更是她的一个家族的使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她希望通过铺首尊来传递一种古典艺术对现代美好生活的祝愿。世人常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来形容钧瓷的神奇窑变,所以针对铺首尊的釉色选择,她希望用钧瓷的不同颜色来演绎青铜器的不同器形。为此,她开始思考自己走过的路和途经过的色彩,在窑变万千中,找寻色彩斑斓的一面。
铺首尊的制作,从开始画设计稿到成品大概花了3个月,经过多次反复烧制,最终才得到预想效果。由于采用多种烧制方式,所以它的成品率并不是很高。主要存在流釉的问题,这是由于烧制中工艺温度很难把控导致的。但在父亲任星航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的试验烧制,终于烧出了成色完美的作品。
铺首尊无论从釉色还是器形来说,都表现了任英歌对钧瓷艺术创新的独特理解——追本溯源,既扎根于传统,又结合于现代,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不断追求。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钧瓷人物Ⅰ任英歌与她的铺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