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恋紫砂无釉彩,
相见如人披肝胆,
不靠衣衫扶身价,
惟以本质今人爱。
这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庄教授赞美紫砂壶的诗句,高庄教授,不到六十年纪,长得高大,乌黑的头发,双目智清,性格刚毅,他很喜欢紫砂壶,他藏有一把朱可心的全墨绿松鼠葡萄壶。这壶是朱可心一九五三年参加全国艺人代表大会时带去展览获得一等奖的作品。
一九五六年的夏天,高庄教授带了他的波兰学生叶亚宁到紫砂工场来实习,叶亚宁长的非常漂亮,穿着非常花的衣服,这个外国女子很引人注目,她的汉字也写得很好,叶亚宁住在原毛顺生家楼上(工艺班女生宿舍),陪蒋蓉、张乔珠住在一起,高庄教授住在陶业社办公室楼上。
在此其间高庄教授有两个业余活动,一是到古缶墩去找碎的陶片,二是与叶亚宁两人到釉水厂堆存的土骨中挖石器。
有个星期天高教授去缶墩上寻找陶片,到傍晚回来,叫一个工人挑来两块缸排,搬到宿舍里竖着,和他住在一房间的朱宝成,问他要这破缸排做什么?高教授说:这些东西很好,很有艺术价值(指缸的贴花)。
在土骨堆中挖到了石刀、石箭头、石针、石鑿子,石斧等,有趣的是一个渔家男小孩,见他们挖到东西,也在土骨堆中挖,结果挖到一个铜箭头,高庄教授就给他一角五分钱,买下了。
在两个月的实习期中,高庄教授做了一只鸭烟缸,和一把提璧壶,(后来顾景舟仿其式样稍微修改一下,这是后事,现在不谈),高庄教授亲自做的提璧壶刊登在装饰杂志上,高庄教授与叶亚宁发生了一次吵架,据说因此使他后半生的事业受到重大损失。
事情是工场附近住着一个冯师母,是个老太婆,这个老太婆既㐅㐅㐅,穿得衣衫褴褛,人家称她“梅烂背”。
叶亚宁雕塑了三个冯师母的像,雕好后就拿到缶上叫烧缶师傅为她装烧,高庄教授对此很不满,有损中国人的形象。他就到缶上去叫装缶师傅把三个冯师母的像丢掉,装缶师傅就把塑像扔掉了,叶亚宁来问为什么。师生吵了一架,当时正轰轰烈烈开展增产节约,不知何故,叶亚宁用去两块钱,高庄教授知道后,就批评她,不可多用钱,叶亚宁回答,我用的是我国家的钱,没有用你们的钱,高庄教授听了很生气,指责了她,两人就吵起来了。
据说高庄在反右运动中被评为右派与叶亚宁吵架有关,被评为右派后他就离校呆在家里,有一年高海庚上北京有事,去看望了高庄教授,见他在家里编织草鞋(俗话推草鞋),后来摘帽平反后他来了一次蜀山看望老友朱可心,年已八十多了。
高庄教授对紫砂很有贡献,紫砂生产从木转盘改为轱轳是高庄教授来了之后。第一个用的也是他带来的。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紫砂小故事 | 高庄教授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