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春(1897-1977)祖籍江苏镇江,父辈定居宜兴川埠上袁村。13岁开始紫砂壶艺生涯,拜赵松亭为先生,随金阿寿为师学艺,1915年王寅春满师,赵松亭出难题,拿出口南洋水平壶作样,予以仿制,不到一个月,练就小母子拍身筒,食指捺底,七下打能泥片,三下搓成壶嘴的硬功夫。1935年受上海古董商聘请专门从事仿制紫砂古器名作,成功复制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等古人名作。1954年参加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19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王寅春是紫砂界有名的多产高手,紫砂业内人士评价他:做得多的人没有他做得好,做的好的人没有他做得多。他的代表作有裙花提梁壶、高瓜楞壶、亚明四方壶、半菊壶等。
王寅春传徒何道洪、王石根、张洪华等。
王寅春无论紫砂光器、方器或筋囊器,堪称样样精通,特别是筋囊器,口盖做的很好,技艺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的《半菊壶》是壶界公认的筋囊经典作品,气韵生动饱满,是筋囊中的佳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王寅春多次承制国家礼品,十三头咖啡具、玉笠壶等,是位多产的壶艺家,光素器、筋纹专长,方器规矩挺括,秀美可掬,他为繁荣紫砂陶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