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明、清砂壶三妙手

陶瓷大师 守艺人 346浏览 0评论

买田阳羡我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这是苏东坡在宜兴蜀山讲学时,赞誉蜀山的美丽。根据《阳羡茗壶系》的说法,紫砂器创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吴颐山的书僮供春在金沙寺学习制作紫砂壶的技艺,成为制壶名家。后人称为供春壶。继供春而起的紫砂“茗壶四大家”即董翰、赵梁、时朋、和元畅和“壶中三妙手”三妙手即时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师徒三人,这些名家均以造型的艺术化取胜,壶艺制作相当高超,作品精美朴雅,气韵生动。

【时大彬】

时大彬 号少山,是制壶名家时朋的儿子。茗壶制作技术传至大彬已娴熟精妙,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他对紫砂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以及署款书法,都有卓越的成就,《阳羡茗壶系》中这样描述时大彬说“或淘土,或杂啁砂土,诸款俱足,诸土色亦俱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

【李仲芳】

李仲芳 制壶名手李茂林长子,为大彬第一高足,获父之“妍巧有致”作品文巧精工,技艺俱佳,李仲芳的传器有:仲芳梨皮泥壶,觚棱壶,圆扁壶等等。有作品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和美国弗里尔艺术馆。【徐友泉】

徐友泉 名字士衡,他学制壶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其父好大彬壶,延致家塾。一日強大彬作泥牛为戏,不即从,友泉夺其壶土出门去,适见树下眠牛将起,尚屈一足,注视捏塑,曲尽厥状,携以示大彬。一见惊叹曰(如子智能,异日必出吾上)。”遂收为弟子。友泉所制壶式有“汉方”、“扁觯”、“菱花”、“美人睡莲”、“大顶莲”等等。真是“种种变异,妙出心裁”。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明、清砂壶三妙手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