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

宜兴紫砂 守艺人 583浏览 0评论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

作者:王潇笠

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下,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共同主办的“2020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第十一届‘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于9月11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王潇笠原创紫砂作品《云水》荣获金奖。

紫砂器与人的链接究竟在哪里?说到底,是一抔土与一壶茶或一滴水之间的温情相拥。有了彼此,饮茶生活仿佛有了深情和温度。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1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2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紫砂器,以紫砂壶、紫砂杯等为代表,演绎了何为“世间茶器之首”的定义。人们因茶水结缘,体验这种稀世珍泥所散发出的天地灵气。

然而,人与紫砂器的链接终究不止停留于品茗这件事本身,这也间接促使了人文紫砂的诞生与崛起。人们以紫砂为载体,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或以物养心。时至今日,人文紫砂成为了人们发自内心的诉求,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似乎都能从一件件作品里寻觅到心灵归宿。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3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4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云水》无疑演绎了紫砂器与人之间最直白又最深奥的关联。载水而若水,大概就是它的灵魂之笔。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5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6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即“水滋养万物又能顺其自然,不强加自己的意志给万物,这就是道的至高境界。”所谓至善,便是具有像水一般的境界,水,是大道的体现,而若水,即是世人走向至善的方式。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7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8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水,成为了定义《云水》的关键。

《云水》所表述的主旨,既是无形的善,也是有形的水。在无形和有形之间,化为了作品别出心裁且独具一格的艺术形态。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9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10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然而究竟以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水呢?水是有形的,生活中似乎随处可见,水又是相对无形的,它可以是冰,可以是汽,也可以相互转变。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11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12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云水》最终中和了水的普遍形态,取“水滴”之样,巧妙勾勒造型主体和细节。作品由一壶、两杯、一香炉、一花插共五件单品组合而成,而若水般纯净、灵动的气韵,则概括了这件作品对形神的向往。它以线条为基调,以抽象的水滴之态加深演化,独以一种纯粹、简约、律动而不失品位的气质,升华出绝然的艺术个性。

故而《云水》的风格是独具一格的,也是有目共睹的。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13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14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15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整件作品充分运用线条规律,曲线与直线转换自如。每一件单品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的,它们风格统一,高挑端庄,线韵感强,创新意味浓郁,给人以一目了然的独特气息。

从主壶到茶杯,再至香炉、花插,无不讲究对圆器美学的诠释。每一件器身均圆润饱满、骨肉亭匀,呈扁圆球状,柔中寓刚,圆中有变,厚而不重,古朴沉静。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16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17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18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器足取“高足”特色,提升了作品的重心感和空间效果,在视觉上营造高远之趣。事实上,这种“高足”设计历史悠久,比如高足杯最早就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一直到元代一度十分流行。其历久弥新,演化至今则成为了紫砂器精美有趣的点睛之笔。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19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20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环绕于器皿肩颈部及高足部位的红色圈线,无疑增添了作品的色彩对比效果,鲜丽的红,搭配流畅的线韵,一气呵成,简约灵动间更赋予了《云水》古雅流畅的整体审美格局。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21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22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从整体来看,无论是线条感强的造型,还是红色圈线装饰,《云水》均以流畅的线条勾勒主体,给人以细水长流、静中寓动的感觉,也对应了“若水”这一主题,将具象与抽象融为一体。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23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24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不止如此,紫砂圆器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稳定性。这个“稳”除指使用时的稳定外,也要求视觉上具有安定感。圆器以形体的中心线为轴,使造型重心下垂至中轴,并落在壶底中心点上,因而圆器造型往往能带给人古朴、安定、动静结合的美好感受。

《云水》所呈现出的抽象的水滴形态,不仅具备了动态的美,更因典型的对称效果而散发出一种平衡的、均匀的、和谐的心灵感受——而这恰恰与至善之道不谋而合。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25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26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紫砂器的美与中华传统文化、东方哲学等关系密切,紫砂器鲜明的人文倾向,使之流露出更丰富的本质和知性之美。善,其实是极具多样性的,然不随外界变化而变化,方能成大善。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27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28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无恼则无碍,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也罢,滴水穿石、之年向前亦可,至善之境,是包容、存在和允许。所以当古人的心境与智慧落实于《云水》之中时,“上善若水任方圆,知行合一近于道”的至高格局亦在瞬间撑足了作品气场,亦赋予人们层层递进般的观念共鸣。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插图29

紫砂作品《云水》

作者:王潇笠

◎ 作品参数

名称:云水

泥料:老紫泥

容量:(壶:300cc  杯:50cc )

尺寸(直径<最宽处>×高 cm):(香炉:9×10 花插:9×10)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2020「艺博杯」金奖 〓 王潇笠 ◇ 云水丨知行合一近于道,上善若水任方圆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