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最多钧瓷艺术家作品》任英歌•刘红生
我从2008年,接触唐三彩,便开始了解中国陶瓷,有一次看到一篇博文上写到:【崖山之变,唐宋之后无中国】,我便开始踏上了寻找中国陶瓷之根的旅程,那年我正好30岁,生得男孩子性格的我,那时不知孤独是什么,总是说走就走,一个人背着包,开始征途在大中国…..
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都是背着书包上班的《背包客》
现在许多人会说,叶子妳的陶瓷好是好,但是也贵,怎么会有人买呢?起初我也是这样担心的,后来一门心思钻进去做研究了,到了关键的时候,多贵也得买,是我自己先买,到现在十年了,我感觉,物件在知识面前,真是多贵也算便宜了,对于热爱人文热爱艺术的人来说,美是刚性需求,知识也是,对物件的感情其实是与自己内在相呼应的东西,我把这个东西叫做精气神,人总是要有一种精神支持的。
这是我途径福建水吉镇,建盏的遗址,顺带捡几片建盏残片,当时可以捡许多许多的,但那时候没有这个觉悟,所以就象征性捡了两片。
现在市场上这些东西,也是很值钱的。
河北曲阳定州【定窑发源地】
从昆明到河北石家庄,再到曲阳,就为了去看定瓷,那些年,我就是这样疯狂,都不知道下一站要去哪里,到了一站,看过了,临时再想去哪里,但是中国的五大名窑发源地,总是要去的,这一点没用改变。
曲阳其实是盛产雕刻的,那时候我真的很感叹,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雕刻,家家的大院子里到处都是雕刻的石雕,如果他们生活在一线城市,这些都是无尽的财富。
他们很纯朴正直忠厚,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退伍的司机,带我跑了一天找定瓷工厂,然后帮我钉木架子寄到上海,一直很热心,居然收费不到一百元。
至今我没有去过曲阳,因为陈文增老师不在世了,总觉得定瓷的魂不在了,到哪一个地方,总是有一个神明在,这种神明就是我心目中的艺术家。
在开封寻访五次,最后找到这个北宋官窑厂
最后我在古玩城买到一个官窑,那个店家告诉我北宋官窑的工厂在这里,当时我很欣喜,总算筹齐了我喜欢的五大名窑,但是又让我很难过,他们把铁门打开,里面的官窑是这样陈列的,然后天上在漏雨,架子生锈了,很容易就倾斜都倒掉。后来我打消了不玩官窑的念头,因为没有挑出一件品相完整的官窑,大多都是有孔的,或者流釉过头了。
2016年河南开封李剑煜官瓷开窑
2016年,经任星航老师引荐我拜访王素花老师,又结识真正的官窑传承人李剑煜,那时候我找到李剑煜的时候,他大概已经默默无闻的烧了十来窑了,但是我从中找出来完整品相的杯子,茶壶,花瓶,总计才42件。李剑煜是我见到的艺术家里面最朴实的一位,他虽然长得五大三粗,性格也简单明了,但是做人做事的标准也是有的,有一次我们一个桌上吃饭,任星航老师喜欢唱歌,李剑煜也唱了一首,不太好听,却十分感人,当时我落泪了,因为他对着王素花老师唱【烛光里的妈妈…..】,在外面漂泊二十年,其实对母亲是一种怎样的爱呢,有时候是想念,有时候是愧疚,有时候就是烦恼…我想只有那种无限的淘气才是永远的母子情吧,我想我父亲如果在世,我和我父亲就是这样的感情,可以无限的淘气…
第二个感动送给三嫂,就是李剑煜的老婆,三嫂不是那种长得很漂亮的人,但是三嫂真的就是李剑煜的贴身好媳妇,三嫂对李剑煜及王素花老师的好,对子女的好,李剑煜又对三嫂的好,这是我见到人世间最和好的夫妻,夫唱妇随而三嫂特别有分寸,绝不越过自己的本分。
我认为是王素花老师及三嫂成就了李剑煜,但李剑煜也是因为自身品质和韧性成就了官窑,说真心话,李剑煜的官窑现在的价钱真心低,在我心目中李剑煜就代表了北宋官窑,至今北宋官窑里无人能及,他们如果有胆量可以比较一下。
王素花请教任星航【检查瓷器的标准】
汝瓷传承人朱文立和钧瓷传承人任星航
汝瓷艺术家郭留江与钧瓷传承人任星航
我是2014年冬至的头一天到汝州,当时我沿街问了几十家店铺,他们看我是外地来的,就乱说价钱,很一般的品相都说几千几万,走到郭留江汝瓷这里,当时郭老师不在,阿姨在的,大冬天的阿姨说,那娃,妳喝口热水吧。我说,汝瓷多少钱,他说了几十到几百,最贵几千不等,我就坐下来了。我喜欢实在人,买了他们一些汝瓷,后来就聊起了汝瓷,他们留我吃晚饭,多添了一个凉菜,不然他们就吃两个馒头和一碗玉米粥。第二天一早,我一定要去清凉寺,当时70岁的郭老师用三轮车载着我去车站,阿姨跟着喊,那娃,今天冬至,记得晚上早点回来吃饺子….
我喜欢艺术是小时候的梦想,长大后,因为寻找陶瓷的足迹,看到许多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感觉真是好人多,他们就像我的父亲母亲,哥哥嫂嫂一样对待我,没有半点嫌隙…..
而是我经历过找回来的陶瓷,我卖的很用心,他们都像我的孩子,有时候我总是舍不得卖,有时候要看看他们新主人的德性,所以我在这十年的艺术品销售中收获了三样东西,对艺术品的认知,买家的真诚和稍有盈利….
任星航王春凤夫妇及我
五大名窑里面的钧瓷,我最爱,因为窑变不一样,十年来,所有接触的钧瓷总有几千只吧,但是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钧瓷,任星航当时是我在百度里面对比出来的,因为他有凤凰盘,至于龙瓶我没有那么好的感觉。
任星航的钧瓷在我这儿从工匠提升到艺术家,是因为我有一次在他们家的钧瓷瓷片堆里看到两个还没有完全砸碎的钧瓷盘,我捡起来看看,正想拿回家洗洗装水果的,任老师正好过来,他问我做啥呐?我说看着这个盘子挺好的,我想捡回家装水果。任老师当时就拿起来又砸下去,说,“不好的东西,咱不要,要来作甚!”
瞬间我就被感动了,我觉得如今的中国,尤其当我走完五年看到的中国工艺,让我欢喜又让我忧伤,欢喜的是中国工匠精神正在崛起,忧伤的是同质化复制太多,而神品极品精品少,任星航这句话说的时候,那么自然,没有伪装,让我认定他就是真正的艺术家,后来我就想去上大学考【艺术品经纪人】这个职业,因为艺术家有了,我才能成为经纪人。
在最近的两三年里,我的收藏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准,收藏家的思想比常人不同,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要求极高,对个人修养要求极高,我这时候觉得读书不够,后来一次性买了几百本清代以前的历史书籍,也学着参禅悟道,后来我就真的着道了,不喜欢励志,不喜欢贪婪,也不喜欢虚伪,这时候我才知道孤独的含义….
任老师和王老师是我最佩服的人,也是对我最好的人,在我心目中,他们早早就是我的爹娘,而且他们的特性特别像我的父母,我父亲也和任星航一样,慈眉善目,喜欢写小字,博读群书,而对我的爱则是无条件的笑着说,行!我母亲和王老师也很像,她会要求我做些什么事,希望我们俩的思想统一,每次我的车驶离星航厂时,王老师总是目送到我的车子看不见为此。而我能在中国无条件经营他们的钧瓷,这份信任早已经是无上荣幸的事情!
而我却是一个不羁的人,我也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如果从阴阳的角度讲,我想阴是对的,阳也是对的,只是世道轮回,必须阴晴圆缺,这是道的轨迹而已…
一路走来,我觉得我还是收获满满的,一边旅行一边读书,一边赏器一边品茶,一边是艺术家一边是收藏家,总是感觉美好时常相伴!
40岁的交集,想改变一种状态,多写一写我的所见所闻,每个月也想开设一堂瓷器品鉴课堂,喜欢瓷器的朋友加我为好友,交流瓷器心得。
40岁时,我又爱上了当代艺术,爱上了毕加索抽象的神与色,也许是40岁才开始思索人生了,过去是享受乐,如今却忆甜思苦想享受苦,这应该也是阴阳之道吧,人总是要顺应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