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就听得老家讲:春末夏初,蛙儿清脆欢悦的声鸣是在求欢。七八月份桑拿天的时候,蛙儿沉闷而悠长的“呱咕”,是憋闷的透不过气来。
时值春暖花开,头条的紫砂大神们齐声高歌,都来拿紫砂的透气性说事。是迫不及奈的向新人求欢呢?还是因为老玩家慧眼识伪,孤闷而透不过气来“呱呱”?
泛泛的,不切实际的,一味的套用紫砂“双气孔”结构特性所产生的“透气性”现象,为自己所卖的壶在玩家手中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现象倒追理论根据的,不是“三声蛙鸣”,就可以蒙混过去的。忽悠了今天,还能忽悠明天,后天?
紫砂壶泡茶之所以被茶客津津乐道,就在于其矿料天然结构特性基础之上辅之以塑型工艺,砑光明真,入窑充分烧结,壶表虽无施釉,但却形成表面玻化层,“透气”无熟汤之虞,“不透水”聚香而激香!
其双气孔结构所致的透气性,具体到不同矿料特点,又有程度上的差别。透气性再好,也不能“出汗”,也就是透水!透气性再差,也不会像瓷器,玻璃一样,致密而完全封闭!时至今日,竟然堂而皇之无限扩大宣传新工艺伪饰器无可避免的伪劣,夸张宣传咱的壶透气性多么多么好,你看看,大红袍都能“出汗”!
真要比透气性好,能出汗的,你还真比不了黄龙山曾经出产的一种矿料,名字就叫“出汗泥”,热水注入壶中,壶身大汗淋漓。也曾忽悠一时,早已被玩家实践证明:泡茶很容易变成“五花脸”,任你擦也擦不掉,养也养不出包浆,终被抛弃!
要论透气性,渗水率,你咋不用烧红砖的土泥去做壶呢?做成壶,那透气性不要杠杠滴啊!那渗水率好的,泡茶都不用拿盖子,壶身淋热水,壶里茶汤就泡好了!这么好的壶,请问您:我这款香气高扬的刮风寨高山古普,用您的壶泡,还香么?
是我的茶出了问题呢?还是没泡好呢?可我一直用 泥的传人|许彩军 老师的小煤窑朱泥 纯手“捏塑” 蛙趣壶泡的很好喝啊!怎么换了您的大红袍出汗壶,啥味道都没有了呢?能出汗,一边出汗去吧。我还是玩不出汗的蛙趣吧!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听得三声“蛙鸣”,就能明白透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