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佳昊
出生于浙江龙泉
2012就读于龙泉中职校陶瓷专业
2014年赴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
师从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刘杰
于2017年创办“天真稚物”青瓷工作室
▲柳佳昊
01
在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与屏南镇交界处的琉华山,在龙泉境内一千米以上的山峰中算不上高,但它却以另一种意义被载入了史册。
琉华山脚下,大窑自古以来就有三涧—溪,十八桥三十六碓,琉田八美景之称。由于这里山林茂密和丰富的瓷土矿,以及山谷间纵横交错的山涧水系,为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了龙泉窑的辉煌。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窑古窑址。这里浓缩了龙泉青瓷的全部历史,同时,这里还贮藏了几乎是龙泉青瓷世界的全部秘密,包括兴旺时的愉悦和败落时的悲伤。时至今日,大窑已然成为了每一个龙泉青瓷匠人向往的神圣之地。
02
柳佳昊的工作室在大窑遗址的必经之路上的一个城郊中,这里溪水清澈,临靠大山,蜜蜂岭村子里勤劳的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村舍点缀,炊烟袅袅.飘渺莫测,绿树、红墙、黑瓦,一幅田园诗画般的南国农村景色。没有喧嚣,宁静而充实。这里临山,临水,更是柳佳昊最珍贵记忆的童年时光。走进柳佳昊工作室,古色古香的展厅中,你会被一块显目的牌匾所深深吸引,“梦归琉田”,琉田,柳佳昊多年的梦想。工作室设立在这,也许是因为离那琉华山山脚更近吧。
工艺和美术的审美似乎总是盘旋上升,从欧洲艺术的复兴开始,人们追逐着经典的美学。审美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对于美的看法各有建树,其中不乏在现代工业化的工艺中用寻找手工制作的意境之美,柳佳昊便是这样一位制瓷人,在接触当代陶艺,西方审美的熏陶后,喜欢上龙泉青瓷是因为一份心底深处的归属感,看到前辈们为龙泉窑产区的复兴与传承,作为一名正儿八经地地道道的龙泉人,柳佳昊更觉得自己应该加入这个承担着发扬传统的责任的大家庭。
▲柳佳昊部分作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青瓷,更多人从青瓷身上找到了集简约大气、经典和实用性的结合。而青瓷的制作工艺多种而繁杂,丰富的艺术样式显然不是单纯的“极简”风格可以概括的,柳佳昊平时里喜欢收集各个朝代的古瓷,残器,标本,展厅里几乎是老器物为主,大到60公分的宋元牡丹瓶残器,小到枇杷大小的水储…丰富多样的器具和烧制方式,都给予了柳佳昊在制作瓷器极大的灵感,在通过触摸这些古老的器具和瓷片时仿佛触碰到古时制瓷人的心境和思想,从不同的瓷器中能吸收到不同文化时代魅力和精神。
柳佳昊做的瓷器,很多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是因为其师父刘杰,擅长高级仿古瓷制作,研究龙泉窑传统烧制技艺,作品多以精致生活实用器为主,柳佳昊从师父门中学到了丰富的传统技法,研究学习传统柴窑烧制与传统装饰纹样。
▲柳佳昊部分作品
几年的苦学勤练,让柳佳昊的每天都因制瓷过得不一样,尘世纷扰如同过往云烟,心里惦记的都是每一件或大或小的泥坯,经过标本学习,图稿打样,反复推敲,上车轱辘拉坯修坯刻花…每每到进窑炉,出窑忐忑又期待。
由于柳佳昊在师傅门下学习的传统柴烧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於人、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制作时候常有天气和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失败,2018年的冬天,异常的寒冷冷潮湿,因为要准备参加广东东莞爱心拍卖,精心准备了两个月的大件器型,连续烧了5窑,全军覆没,终于在最后关头烧至一件,而这精巧的唯一也从3000的起拍价拍到了2万。
▲柳佳昊部分作品
在从事这份工作以后,柳佳昊结识了许许多多的良师益友,各邦各国的瓷器爱好者,在交流和汲取中,能有更丰富的思想碰撞和结合。这便已是最大的收获,这些良师益友与柳佳昊一路同行,相互的支持与陪伴。在2012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中国青瓷学院)接触到的青瓷,再到14年赴景德镇学习探研现代陶艺,2017年9月便毅然决定关掉景德镇的工作室,听从来自家乡,高山流水,千年高古窑区的召唤……
小小窑工初长成,满腔热情抛瓷窑。
二十出头拾饭碗,酸甜苦辣方自知。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青瓷新秀】柳佳昊,琉华山下,天真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