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智强
出生于浙江龙泉
龙泉市中职校陶瓷工艺专业毕业
同年奔赴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一年
于2016年创办个人青瓷工作室
▲程智强
每位出生在乡野的孩子童年记忆里都少不了泥巴,不论是过家家式的玩泥巴,还是古窑址边上耳濡目染的青瓷制作,都给那个年纪的小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程智强也不例外,成长在古窑址边上的少年顺理成章的成为一名当代窑工,虽生在当代,然而他的心思意念却沉浸在古老的窑业生态里,与先祖迎面相逢,接受他们的传授与指导,包括效仿他们的生活方式。他就像是一名推陈出新者,继承了先祖的精华,加入了当代青瓷的特色。但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还没有深入了解青瓷制作之前,程智强觉得制作青瓷就是充满乐趣的拿着泥巴做出自己喜欢的器皿,但是事实给他沉重一击……
每到冬天,由于手部长时间暴露在低温下,手开始红肿,发痒,遇热后更是奇痒无比,冻疮的苦痛让他一度想要放弃。但是,如果这点困难都无法克服,那传统工艺的传承将如何进行。抱着这样的心态,他强忍疼痛与瘙痒,在每个寒冬腊月用自己的坚韧克服了第一个困难。
▲程智强部分作品
在这长长的人生里,困难会到来,也会过去。
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只要不放弃希望,希望也一定不放弃你。
▲程智强部分作品
2016年,程智强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致力于烧制别出心裁的青瓷作品,带着重新出发的热情与期望,他开始了第一年的工作室创作。幸运的是,他烧制第一窑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特别的釉色,它的发色古朴,犹如水墨山水的感觉,称之为“墨青”。
程智强烧制的“墨青”
为了研制出更好的效果,程智强开始了追寻它的脚步,却不成想是整整一年,这一年里都在试烧、出窑,但都没有好的效果,所有烧制的成品都被扔进了垃圾桶,这样反反复复的失败不仅消磨了智强的信心,身上的腰包也被掏了个空。最困难的时候,买完烧窑需要的煤气身上只有几十块钱,只能吃着最便宜的快餐。但他从未放弃,重拾信心,默默的烧着窑,寻求那独具匠心的山水融合。
阴霾终会有消散的一天,任何困难,都将会过去,在前方仍会有未知的磨难,唯有接受,才能治愈心伤。
每一个匠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爱,而程智强有多样的偏爱。铁胎它丰富的铁含量,增加了它的变化,坯胎似石,色黑褐如铁,也增加了它的有趣,也深深吸引着他。偶然所得的“墨青”有趣至极,追随至今,脚步不停止。
他还在一本南宋官窑的书籍中看到“官窑天青”,第一眼就被其天青釉色,温润如玉,光亮莹润的釉质色感所触动,从那刻起,程智强就开始努力让她它的美出现在生命里。
作为一位新时代的传统工艺匠人,程智强说:“在接触青瓷的这些时光里我的心境从浮躁逐渐平静,能够更加心如止水的将偏爱继续下去,这是我最欣慰的,在这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程智强部分作品
不忘初心,迎难而上。
一如既往的坚持,柔软的泥土也被赋予了坚韧;乐观的心态,再大的困难也得到了解药;专注的精神,龙泉青瓷也被注入新的灵魂。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程智强,大山深处的窑边少年延续青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