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

青瓷 守艺人 3291浏览 0评论

雷长乐

出生于浙江龙泉

龙泉市中职校陶瓷工艺专业毕业

后奔赴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深造进修一年

于2018年创办个人青瓷工作室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1

▲雷长乐

“铃铃铃~铃铃铃~”,床边手机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喂,起来了吗?我今天就要点火烧窑了啊,快来!我已经在准备了!”

“好,我马上来!”

顾不及吃早餐,急匆匆的出门,一条的蜿蜒山路,再穿过两边都是居民楼的巷子,在郑岸村子的深处,视线渐渐的开阔起来,映入眼帘的便是四周绿油油的稻田,一条小马路躺在稻田中央,马路的尽头直通对面的大山,在大山的山脚处,一栋外墙红棕色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井岸龙窑。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2

走进院子,熙熙攘攘已经有不少人,觉察到我的到来,雷长乐有些兴奋的用眼神示意我朝另一边看。我顺着他的目光一看,哟呵,好家伙,一座依山而建的龙窑就横卧在前面,窑的两边堆满了木柴,比起照片中的样子,现实中的龙窑确实是壮观了不少,真的是百闻不如一见。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3

龙窑前的桌上摆满了各种贡品,作为流传了千年的传统烧制技艺,每一次柴烧龙窑前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拜窑神!以祈求这一次的烧制能够顺顺利利。每一次柴烧龙窑的成本是普通气窑的数倍,燃烧一万多斤的木柴,烧制历时24个小时,冷却2-3天才可以出窑。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4

随着一声“点火”,流传了千年的窑火在井岸龙窑点燃,井岸龙窑的烟囱也飘出了象征性的第一缕浓烟,这也是雷长乐点燃的第一缕窑火…….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5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6

雷长乐从小生活在乡野,每天在瓯江里戏水,两岸青山,满眼滴翠。隐在密林深处的古窑址,瓷片遍布,散发着神秘幽远的宝光,让他兴奋与好奇,激励着他探索的欲望。从小就跟古瓷相伴的他在长大后,毅然的选择了陶瓷专业,认真学习制瓷技艺。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7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8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9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10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11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12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13

▲雷长乐部分作品

幸运的是,雷长乐在成长过程中,他遇见了民间的仿古师傅,并在之后的时间里一直跟随着仿古师傅潜心学习龙泉窑古代烧制技艺和釉料配制,使他在实操与理论两个方向齐头并进,在克服种种困难的道路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也为他以后转型做工艺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14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15

也许是因为从小到大伴随他的是一堆来自大山深处宋代窑址留存在匣钵里的残瓷,古窑址一度的与世隔绝,让他也有了这种命运的认同感,驱使着他远离主流意识,包括浮躁的现实世界,所以他毅然的把工作室选择在了密林深处的瓯江边,决心做一个一言不发的窑工,只与大自然对话,让泥土与窑火主导着他。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16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17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18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19

▲雷长乐部分作品

为了烧制出心中理想的瓷器,让泥土与窑火更加贴合。雷长乐在创办个人工作室以后便着手开始研究柴烧龙窑,并打算与朋友一起合伙创建一条属于他的柴烧龙窑,柴烧,不仅是燃烧薪柴,更是人与窑的对话、火与土的共舞,运用最原始自然的方式结合而成美丽作品。经历一年半的筹备到实施。井岸龙窑便出现在了郑岸大山深处的山脚下,依山傍水而建的龙窑,犹如卧龙半盘缠在山脚下。

柴烧龙窑,木柴燃烧后的灰烬产生的落灰釉,整体呈现的是,粗犷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深沉内敛的古雅。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这正是雷长乐为它着迷而愿意倾心投入的重要原因。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20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21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22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23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24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25

▲雷长乐部分作品

人与窑都置身大自然中,每天观察自然的变化,一汪清泉的变化,一片树叶的变化,对传统的釉色保持高度的敏感,一步步向两宋型釉逼近,力求形神兼具,低调内敛,典雅高贵,这是龙窑烧制的魅力,也是最大的难点,迷茫与困顿,惊喜与感动,牵引着他走向遥远的未来,如同先祖的器物与精神一一从深山到大海。而这一刻,雷长乐唯有以瓷相伴,彻夜守窑。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插图26

三天后,“出窑咯!”跟着一声悠长的宣告,数十人的目光凝视在这座依山势而建、形如卧龙的窑炉上……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 青瓷新秀 】雷长乐,以古为师,柴烧龙窑 | 那人那山那窑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