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宁
出生于浙江龙泉
龙泉市中职校陶瓷工艺专业毕业
后奔赴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一年
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老师
于2019年创办个人青瓷工作室
▲陈雪宁
说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他不仅是龙泉较早使用“跳刀”装饰技巧的艺术家,更是把“跳刀”技艺运用达到顶尖的陶瓷大师。然而在陈爱明的众多徒弟中,就有这么一位女孩子,她学习手拉坯制作成型、刻花等青瓷技艺。一直秉承陈爱明老师”从小事做起”严谨的工作理念,力求作品细节的完美与细腻。其作品造型朴美,清新流畅;装饰淡雅脱俗,富有女性艺术家的表现力。陈雪宁也是唯一一位跟在陈爱明身边学艺五年的女孩子
▲陈雪宁与师父陈爱明
一头干练的短发,精练之中不乏有男人的豪爽和魄力,脸上几乎没有任何的妆容,素面朝天,衣服的周边还沾着点点的泥渍,不过这都丝毫没有影响此时此刻正坐在工作台前低头认真工作的陈雪宁。与泥相伴,素净婉柔,这是我看到陈雪宁的第一印象。
陈雪宁出生于龙泉溪口,从小在溪口长大的她,对溪口窑址的青瓷文化耳濡目染,这给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在条件。小时候经常会捡到青瓷片,似玉非玉,非常好看,从那时候开始,青瓷的梦就在她心里发出了芽 ,她也想通过自己的双手,赋予泥土灵魂,与其产生共鸣,感受其中的历史,艺术,文化。

▲陈雪宁部分作品
长大后的陈雪宁在中职校陶艺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拜入陈爱明老师的门下,继续苦学制瓷技艺。或许是老师的严苛教诲,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她是女孩子就特别的照顾她。也就是那长达五年的实践,让陈雪宁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特有的瓷语,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制瓷路—刻花装饰。
▲陈雪宁部分作品
刻花是陶瓷装饰最早出现的方法之一,一般与透明的色釉结合得比较多,并形成青瓷装饰的一种独有特色。其主要特点是,使透明的色釉料在线刻、片刻的纹理上呈现出色泽舒适的深浅变化来,达到以暗托亮,文饰与色釉相互映衬,丰富了刻花装饰的艺术效果。在釉色的处理上,虽然单纯,但方法多样,既有刻胎后施釉,又有施釉后刻划,还有施釉刻划后再填色釉,使得釉色在统一中有变化。所以恰当运用釉子的流动、透明的特点去施以不同的刀法也很重要。所谓“远看釉色近看花”,就是要求刀法与釉色相互映托,造型与文饰浑然一体。
▲陈雪宁部分作品
为什么选择会做刻花装饰?
她笑着跟我说“你也知道青瓷工艺非常多,粗的大刀阔斧,细的穿针引线,我都见过 ,甚至尝试过,最后还是选择了刻花为主,为什么呢?因为那种刻刀刮在坯的表面发出细细的沙沙声,一个个素坯变的活灵活现,那种创造,真正赋予青瓷人一样性格,使他不再平凡,这会让我很有成就感。刻花就像画图雕塑设计的结合体,需要一点美术功底,抄刀手感的日积月累,还需要一点创意大爆炸,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海云天,皆可助你成瓷。一杯一世界,一壶一千秋,这就是我心中的刻花。”
▲陈雪宁部分作品
其实外表看似柔弱的陈雪宁是个“女汉子”,开了个人工作室的她一切都是亲力亲为,搬泥土,搬釉料等等,一切做青瓷所用到的体力活都是自己上。用她的话来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我并不会比别人差, 不仅仅因为我只是一个女孩子。
积土成山,积水为海,想起曾经从第一次出窑,第一次被人认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不足,一步步证明自己,提升自己,巩固自己,她离她的梦想越来越近。
▲陈雪宁部分作品
二十多岁,本是女孩子最好的青春年华,每天工作完,给自己化一个美美的妆,穿着靓丽的衣裳,吃喝玩乐,再与朋友们畅谈未来。不过陈雪宁却与之相反,每天晚上夜幕降临,就早早的来到工作室,穿上工作服,从拉坯开始,到刻花,再到烧窑。始终沉浸在属于自己的青瓷世界中。最让我佩服的是,曾经的陈雪宁拥有一头柔顺的长发,不过因为长发在拉坯,刻花时容易往下掉,阻碍视线。陈雪宁就把自己留了数年的长发剪成了短发。那一刻的她英姿飒爽。
▲陈雪宁部分作品
从16岁入行到现在,十年余载,她把青春都献给龙泉青瓷。
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她们柔情万种,却缺少坚强。然而,我认为新时代的女性像云也像冰,她们在本质上是水,拥有水的柔情,却也可以像冰一样坚强的去打拼。
从古至今,就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木兰豪情。
陈雪宁,巾帼不让须眉。
常常有人问我你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会选择做青瓷呢
我时常在想除了青瓷我在这个年纪还应该与什么为伴呢
是在搂着娃娃做着粉红色的公主梦吗还是穿上干练的职业装行走在办公楼中又或是做点小生意闲来无事的时候便对着镜子打扮一番
这些美好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也许是因为我要的东西更多我想要穿过四季的埋伏我想触碰稻田的风言絮语我想要听见山淘在咳嗽
因为我对它们真的爱得不够于是我怀揣泥土耐心地把梦里的世界一个个摁进去佐以热情它们便有了瓷的模样
只有在做青瓷的时候我不用遥望的姿势而是用手在世间穿行
在万千瓷泥中把我见过的春天找出来
是需要怎样的虔诚
我把这样的烦躁压回内心重得我摇摇欲坠但是我从不舍得吐出来我也从来没有吐出来我以为这就是我与青瓷的羁绊
—陈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