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路朔良大师之黑朱泥鎏金龍纹玉垆壶

陶瓷百科 守艺人 522浏览 0评论

庚子金秋,正好遇上国庆与中秋合一的双节。春华秋实,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我的得意之作:黑朱泥鎏金龍纹玉垆壶,在我事陶成熟期到来,为我精彩的醉陶岁月又添了一朵值得自豪的传世精品。从原始脑海中的思维,一个器形想表达装饰,其中如何做到疏密分割,表达何种图案,纹饰如何,排列如何,从形器的大分割到组成纹饰局部布局。以局部布局为块面的话,个体图案的大小必须与整体形器相之匹配,如果小块面把个体图案放大了就会形成视觉的轻重失衡。故在考虑造形设计时在心中须有一个设想:即协调的比例,如在小块面中设计山水图,那么必须形器壶面上块面的大小依与之壶体形成的恰当比例,再考虑在仅有的块面中去布局山水之间的远近,高低,树木房屋,远山湖泊,亭台楼阁。可谓是在方寸之间去掌握协调比例关系,局部块面的协调服众整体的美学比例,显示出所表达的山水或装饰图案的精致与反映出小块面大意境。

此种脑海形成的构思是建立在长期从事造形创作基础上的原始经验积累,非一朝一夕之功。而脑海中构思成熟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择土,作为陶人必须对所用土的收缩率,温度点,温度带及不同温点所反映的胎土色泽,音质,这对整个器皿的视觉形象将起到韭常关键的作用。任何砂陶器的问世必须经过陶工对本专业制陶技能做到形制的圆整,规矩,盖与壶身的锲合。但不要忘了陶土自身的收缩率为其一,茶壶装上嘴和把后,在收缩及烧制过程中的应力,甚至在形器温度带时,此时陶土处于颗粒重新组合陶土分了重新收缩发软,犹如糰子皮发软在地心重吸力的影响下,整个器皿重力会往下产生压力而导致形器变形。再加物体装上嘴或把产生的不同步应力而导致失圆与重力的作用最终使作品不合规矩。故一件成功的作品并非光靠制作工艺就可完成,必须在制陶全链条的任何一个细节全盘掌握,否则会影响到作品的成与败。

黑朱泥鎏金龙纹玉壚壶就是在我四十年从业经验累积的基础上,从配土配色到烧成火点结烧结温度带完全掌控与驾驭能力的前提下,经精火烧结而听其鏧声之胎骨,色泽之艳润,加上在设计空间带里分别在壶滴,壶盖及壶腹以战国玉佩之龙纹构图,在深度不滿0.5毫米的状态下要刻出龙于斜格之中的穿上穿下的活泼形象。还得在匀分的斜方格中以精细而见地的刀工表现其小而清淅的图案,留白。这在历古砂陶艺术的表达上可谓是重现了二千年前古人的雕刻技艺,在我一生以研究创作青铜器铭纹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同样它是不同于常态砂器制作的方法,其要表达好效果的话。除了静心刀刀见地,还须不计时日的精雕细作,半年来在窑后技艺达标的选择下,作一次鎏金龙纹壶的探索,由于图案的精美加上雕刻的精细,取胎色黑底且润,其音鎏声之脆让一颗爱陶之心以金色之装点所有图案的金黄色与黑胎体的反差,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取其黑色的稳重结合黄金色的富贵之气,加之取宋代形器美学比例的完美合度协调。當放在手上轻轻括去鎏金上面的废表之时,金亮的精美的跳跃而又活泼的龙纹,齐齐地在眼底闪耀,多少个日夜为之付出的心血和劳作之辛苦,在人生事陶的旅程中留下了一道灿烂的风光。同样为我吸收传统工艺和体现传统文化所作的追求和探索在以刻,内心成功的甜蜜可以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喜悦让我沉浸在制陶田园的世外桃源中。

此件黑朱泥鎏金龙纹玉垆壶以一种超越自我,足以能在历史长河中代表了我作为当代陶工以满腔创作热情为我事陶之路留下了重重的一个脚印。同样可作为新中国的当代陶工,在继承历史,发扬当代创新精神,沿着华夏优秀传统工艺之特征,延伸着华夏文明的步痕更上一层楼。人到山顶,享受到的是此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在我人生秋龄中又添了一个亮点。正谓无憾此生择陶,无悔为追逐心中的梦境而遇到的重重困难和坎坷。光明属于永远向望美好憧景的追梦人……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路朔良大师之黑朱泥鎏金龍纹玉垆壶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