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冬日已然,景德镇阳光灿烂。11月13日我与北京来的七月老师相聚于李川老师工作的部所。访朋友,找资料,看陶瓷展览,品陶瓷喝茶,参观陶溪川老厂遗存,游三宝村,跑“爱马仕”贴牌工厂。
在《中国陶瓷》李川主编的带领下,终于见到了当代陶瓷艺术泰斗王锡良先生。先生精神很好,思维敏捷。先生说云南是个好地方,杨大申是他的好朋友、师兄弟。王老先生与我聊起了他的恩师梅健鹰教授,他们相识于1954年“建国瓷”生产期间梅健鹰、祝大年、高庄等中央美院陶瓷科教授在景德镇举办的“艺训班”。他的陶瓷艺术之路是梅健鹰教授开启的,梅健鹰教授教他写生,教他色彩等。
(辉煌一时的全国工艺美术陶瓷中心)
王老给我讲述了“珠山八友”与“青花大王”的装饰艺术风格和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贡献,王大凡是他的叔伯,也是他的“师傅”。王老听说我老家是四川的,还说上世纪40年代抗战期间王大凡的大徒弟、他的大师兄去了四川。
(笔者与王老分享《当代建水紫陶收藏》)
我给先生介绍了为什么我想拜访他,因为我在了解并力图寻找到一些梅健鹰教授的资料。而恰恰梅健鹰教授和王老是师生关系,因杨大申而知道梅健鹰教授,因为建水紫陶而知道杨大申。我喜欢云南建水紫陶,因而想做些这方面的资料的搜集与研究。因此想通过拜访先生,做一些提问式采访,这样更有利于直观深入了解梅健鹰教授。先生很高兴,说大力支持我。他说到梅健鹰教授是他的恩师,是他陶瓷艺术的启蒙老师,对他帮助很大,而且梅健鹰教授为人很好,并给我回忆了一些他们师生间的有趣的事情。
(笔者与王老的传承人、外孙付建文合影)
当王老先生知道我搜集了一些梅健鹰教授的资料后,特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几位老教授也很支持我,就叫他的外孙和我留电话加微信,便于以后好交流、联系。王锡良先生的外孙,1984年出生的付建文已经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了,并编著出版专著《匠心瓷韵——景德镇传统陶瓷釉上彩综述》。他对陶瓷历史,对梅健鹰教授,对刘雨岑、王步都有相当的了解与研究。他与我分享了他的作品、藏品、研究成果和资料、画作。
(看到“青花大王”王步与梅健鹰教授合作真迹)
王锡良先生出生于1922年 ,与李川主编的父亲李进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一同进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工作,后来均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各自的艺术领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为中国的陶瓷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拜访王锡良先生前的准备)
(从左到右:李川老师、周七月老师|、笔者)
(拜访陶瓷大学周思中教授,周教授签名赠书于我)
(博物馆馆藏的王步作品)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藏的刘雨岑作品 )
( 景德镇“十大瓷厂”博物馆馆藏作品 )
(博物馆馆藏: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美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教学资料)
(博物馆馆藏杨大申临摹青花作品)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拜访陶瓷艺术家王锡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