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地区陶瓷发展史(4)
–豹子头遗址
豹子头遗址位于南宁市东南郊柳沙园艺场那贝村西南约2公里的邕江左岸一级阶地上,处于河流的拐弯处.遗址以螺壳为主要堆积,分布范围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50米。1964年发现。1973年区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试掘,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文物。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区文物工作队和南宁市博物馆联合进行发掘,文化遗存分为早、晚两期,出土文化遗物600件,特别是发现烧制原始陶器的遗迹,这一发现目前在广西乃至华南地区尚属首次,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豹子头遗址文化归属与年代划分
从总体情况着,豹子头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不论是陶器、磨制石器、骨器,还是蚌器,均与顶蛳山遗址的第二、三期文化堆积出土的同类器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反映了当时生活在邕江沿岸不同地段的原始部落,都以捕捉水、陆生动物和采集植物作为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相似的生产、生活环境,相同的经济特征,说明它们应该属于同一个文化类型。豹子头遗址文化遗存应归入顶蛳山文化的范畴,其年代约在距今8000-7000年,属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从出土文化遗物特征分析,豹子头遗址早、晚期文化遗存分别相当于顶蛳山遗址第二、三期文化遗存,代表了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早、晚两个发展阶段。
(图片来自网络)
二、豹子头遗址文化遗存
距今约8000~7000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
一、早期文化遗存
(一)遗迹:遗迹现象较少,仅发现原始制陶遗迹。
发现有已经调和好的陶土,为红色粘土,羼和料为较粗的石英石颗粒,以及一片经火烧黑的碎螺壳。蚌壳、蚌刀、陶器、陶片、红烧土、兽骨、龟甲等分布相对集中、密集,部分遗物及螺壳经火烧呈黑色,用火痕迹明显。为了原地完整保留原始制陶遗迹,除了采集少量的已经调和好的陶土外,重新进行回填。
(二)文化遗物
此期文化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1.陶器陶片数量较少,以灰褐色为主,红褐色次之,器表颜色不均,部分为外褐里黑。陶器均为手制,火候较低,质地疏松,多夹较粗石英石颗粒。纹饰有中绳纹(绳纹宽度为1.5~2.5毫米)和篮纹(图五)。器类单一,仅见圜底罐。
二、晚期文化遗存
未发现有任何遗迹现象, 此期文化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
(一)陶器
陶器火候不高,质地疏松,胎体厚薄不一。陶土的羼和料有石英石碎粒、河砂和蚌壳碎末等。以红褐陶、红陶为主,灰褐陶次之,也有少量灰黑、橙黄色陶。纹饰以中绳纹为主,另有极少数细绳纹和篮纹。陶器均为手制,器形较规整,个别器物的颈部穿一孔或二孔,不见完整器,陶片数量较多,器形多为圜底罐、釜等生活用具。
据《广西西津贝丘遗址及其有肩石器》介绍:烧成温度约为800℃,露天平地烧陶,或在浅坑上直接烧陶。
三、原始制陶遗迹发现的考古的意义
遗址内发现原始制陶遗迹,这在广西乃至华南地区尚属首次,为研究原始陶器的制作工艺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因而其考古学意义十分重要。
一是有助于我们了解陶土、羼和料等制陶原料的选择及其来源。此次清理发现的已经调和好的陶土,其物理成份包含红色粘土和大小不均匀的粗石英颗粒,与伴出陶器的原料一致,应是当时在制作陶器现场所剩余的遗物。调查发现,豹子头遗址附近就存在与出土的制陶原料相类似的红色粘土和石英质砾石,这类红土粘性大,质地纯,是理想的陶土原料。石英质砾石采集回来,一经硬碎,即可作为陶土的羼和料。可以断定,当时制陶的原料均来源于遗址周围的山地。
二是为我们分析研究当时陶器的培烧方法提供了线索根据制陶遗迹处于一个相对平整的活动面这现象,并结合当今一些少数民族制陶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当时人们利用居址周边随处可得的陶土及羼和料,采用露天平地焙烧的方法来制作陶器。
三是原始制陶遗迹的发现,结合现代些少数民族的制陶工艺,通过实验考古学的方法来进一步研究、解决原始制陶工艺流程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资料:
1、《广西西津贝丘遗址及其有肩石器》(作者:彭书琳 蒋廷瑜 《东南文化》 1991年)
2、《贝丘、大石铲、岩洞葬 —南宁及其附近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作者:李珍 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物馆馆刊》2011年第7期)
3、《广西邕宁县顶蛳山遗址的发掘》(中科院考古研究所 区文物工作队 南宁市博物馆《考古》1998年第11期)
4、《广西南宁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广西区考古、文物工作队 南宁市博物馆《考古》1975年第5期)
5、《广西邕宁县顶蛳山遗址出土植硅石的分析与研究》(作者:赵志军 吕烈丹 傅宪国 《考古》2005年第11期)
6、《广西古代陶器组成的研究》(作者:彭子成 铃木稔 蒋廷瑜 《硅酸盐学报》1996年6月)
7、《邕宁顶蛳山贝丘遗址》(作者:李珍 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05期)
8、《广西早期陶器的初步研究》(作者:于广生《史前研究杂志》2010年00期)
9、《广西出土的陶瓷器》(作者:李鸿庆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1年)
10、《中国早期陶器的出现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作者:李家治《陶瓷学报》2001年02期)
转载请注明:五色陶 » 广西南宁地区陶瓷发展史(4)–豹子头遗址